铜仁秋韵:天津音乐家协会2025音乐盛典全记录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99

铜仁秋韵:天津音乐家协会2025音乐盛典全记录

十月的铜仁,梵净山层林尽染,锦江水波光潋滟。2025年10月2日,这座黔东古城迎来了一场跨越千里的音乐对话——天津音乐家协会"金秋和鸣"音乐会在铜仁大剧院华彩绽放。这场由津黔两地联合策划的艺术盛宴,不仅刷新了人们对传统民乐与现代交响融合的认知,更在武陵山脉间奏响了文化交融的崭新乐章

津门音韵:六十八载的艺术坚守与创新

天津音乐家协会作为中国音乐界的重要力量,自1957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艺术理念。协会下设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等十余个专业团体,拥有包括李岚秋、张振宇等三位金钟奖得主在内的二百余位会员。此次铜仁之行,协会特别派出由常务副主席王雪松带队的62人演出团队,携全新编创的《山海情》系列作品首次亮相西南地区。

铜仁秋韵:天津音乐家协会2025音乐盛典全记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破界融合:当海河韵律遇见苗岭回声

音乐会在青年指挥家陈逸帆的执棒下,以交响诗《梵天云海》拉开序幕。西洋管弦乐与苗族芦笙的对话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第三乐章《云梯谣》中,天津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赵琳创作的"复调芦笙"技法,让传统民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下半场演出的多媒体交响乐《锦江画廊》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巨型幕布上投射的傩戏面具与交响乐队的急促节奏相互呼应,铜仁本土非遗传承人吴启明的傩舞即兴表演,与天津芭蕾舞团的现代舞段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此次演出特别设置了"非遗活化"实验单元。天津音乐家协会首次将沿河土家族锣鼓的"二十八星宿"节奏体系融入交响打击乐声部,在保留《薅草锣鼓》原始韵律的基础上,通过电子音乐技术实现声场扩展。这种大胆尝试让现场观众既熟悉又惊喜,75岁的土家族歌王田茂荣在演出结束后激动地表示:"从未想过祖辈传唱的山歌能和钢琴、小提琴如此和谐共处。"

文化播种:音乐教育帮扶的可持续实践

除正式演出外,协会在铜仁民族中学建立的"津黔音乐人才培养基地"于10月3日正式揭牌。首批12名天津音乐家将开展为期三年的"音乐种子计划",每季度派驻专家开展系统教学。值得一提的是,协会捐赠的智能音乐教室采用了最新VR技术,让山区孩子能实时与天津音乐学院教授进行远程合奏。这种"互联网+美育"的创新模式,正在打破地域限制,构建起跨越山海的艺术桥梁

夜幕降临,音乐会在返场曲目《今夜星光灿烂》中落下帷幕。观众席间此起彼伏的掌声,不仅是对艺术精湛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交融的礼赞。正如天津音乐家协会会长郑国华在庆功宴上所言:"音乐从来不是孤立的艺术,当海河浪花拍打武陵山岩,我们听见的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壮美和声。"这场跨越1500公里的音乐对话,正在谱写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人乐章

关键词:音乐协会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