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海口,海南音乐家协会的“海洋交响”新篇章
2025年10月5日,当秋意初显,中国南海之滨的海口市却因一场音乐的浪潮而热度不减。这一天,海南音乐家协会在备受瞩目的海口湾演艺中心,正式发布了其年度重点项目——“海洋交响”系列音乐作品,并同步启动了覆盖全岛的“数字音乐采风计划”。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的发布,更是一次对海南灵魂的深度探寻与艺术重塑。
海南音乐家协会:南海艺术明珠的铸造者
要理解这场盛会的重要性,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海南音乐家协会。自成立以来,该协会便不仅仅是音乐家的一个普通联盟,它更像是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海南岛深厚的黎族苗族音乐传统,另一头则通向广阔无垠的现代音乐世界。协会的核心使命,是挖掘、保护并创新性地发展海南独特的音乐文化遗产,同时积极推动本土音乐家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协会主导的“非遗音韵数字化工程”已成功抢救并记录了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民间歌谣,使其得以在数字时代重获新生。而此次的“海洋交响”项目,正是这一使命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升华。该项目历时两年筹备,联合了作曲家、民族音乐学者和声音工程师,深入三沙、文昌等沿海地区,采集潮汐、海风、渔船号子乃至珊瑚礁生态的原始声音,并将其融入宏大的交响乐编曲之中,旨在用国际化的音乐语言,讲述海南与海洋共生共荣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璀璨星河:协会的杰出音乐家们
任何伟大的艺术实践都离不开卓越的个体。海南音乐家协会的声誉,正是由一群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共同铸就的。其中,协会现任主席,著名作曲家陈海洋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他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其作品以巧妙融合西方交响乐技法与海南民族音乐元素而闻名。他的代表作《五指山随想曲》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让世界听到了来自中国热带海岛的声音。在本次“海洋交响”项目中,陈海洋亲自担纲艺术总监,他表示:“音乐不应被束之高阁,它应像南海的风一样,自由、包容且充满生命力。我们希望通过‘海洋交响’,让听众不仅能‘听’到海,更能‘感受’到海的呼吸与脉搏。”
除了陈主席,青年琵琶演奏家林小雨也是协会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她创新地将黎族民歌的唱腔与琵琶的轮指技巧相结合,演奏风格既古典又前卫。在发布会现场,她与交响乐团合作演绎了新作《礁石与浪花的对话》,琵琶的清越之音与模拟海浪声的电子音效交织,营造出令人沉醉的听觉景观,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正是这些兼具传统底蕴与国际视野的音乐家,构成了海南音乐家协会最坚实的脊梁,他们用音符为画笔,正在描绘着一幅充满活力的海南文化新图景。
总而言之,2025年10月5日于海口发生的,远不止一场音乐发布会。它是海南音乐家协会在文化自信道路上的一个坚实脚印,标志着海南本土音乐创作从区域性表达向世界性叙事的华丽转身。“海洋交响”系列如同一条新的音乐丝路,从海口启航,承载着海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驶向更为广阔的艺术海洋。当最后一个音符在海口湾上空消散,它所激起的回响,必将长久地荡漾在每一位听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