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符与羽翼共舞,谱写野生动物保护新乐章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3

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符与羽翼共舞,谱写野生动物保护新乐章

在繁华与自然交织的上海,2025年10月5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音乐野生动物委员会(简称“音野委”)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名为“万物和鸣”的年度音乐发布会。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一次关于生命、自然与责任的深刻对话,标志着音乐艺术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融合的新高度

音律为桥:连接心灵与自然的音乐家协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音乐野生动物委员会,是一个独特而充满使命感的组织。它并非纯粹的音乐家联盟,而是一座架设在艺术与环保之间的桥梁。委员会的核心宗旨,是汇聚中国顶尖的音乐家力量,通过创作、演绎与传播以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唤醒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并为保护项目筹集资金。自成立以来,音野委便致力于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旋律与节奏。他们相信,音乐拥有穿透心灵壁垒的力量,能够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地传递对生命的尊重与对自然的敬畏。委员会的重点事件包括每年一度的“自然之声”慈善音乐会、与国际环保组织合作的“迁徙的音符”系列采风创作活动,以及面向青少年的“音乐中的自然课”公益教育项目。这些活动成功地将野生动物保护的议题,带入了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符与羽翼共舞,谱写野生动物保护新乐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灵魂人物:用才华点亮守护之光的音乐家

音野委的成就,离不开其核心成员的卓越贡献。其中,钢琴家兼作曲家陈云哲先生堪称灵魂人物。作为国际知名的钢琴演奏家,陈云哲近年来将创作重心转向自然主题。他的代表作《雪山灵踪》交响诗,灵感来源于多次深入青藏高原的观察,乐曲中运用了模拟雪豹低吼的管乐技巧和表现冰川融化的空灵钢琴音符,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他曾在采访中动情地说:“我的琴键下流淌的,不应只是人类的悲欢,更应有万物生灵的呼吸。”另一位关键人物是著名青年大提琴家林倩。她以一把拥有温暖音色的大提琴,被誉为“会说话的乐器”。林倩主导的“聆听消失的声景”项目,通过采集濒危动物栖息地的原始声音,将其与现场大提琴演奏即兴融合,创造出震撼心灵的沉浸式体验。她的演出,常常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丛林深处或湿地湖畔,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多样性消失的切肤之痛。这些音乐家不仅是艺术家,更是用音符为武器、充满激情的环保行动家。

在10月5日的发布会上,音野委正式发布了与上海音乐学院联合研发的“生态音景数据库”及以此为灵感创作的新专辑《山河回响》。这张专辑收录了十二首以中国十二种濒危野生动物为主题的作品,从中华秋沙鸭到东北虎,每一种动物都有其专属的音乐肖像。发布会现场,陈云哲与林倩联袂演绎了专辑主打曲《虎啸深林》,激昂的钢琴与深沉的大提琴交织,完美再现了森林之王的威仪与它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令在场观众无不动容。此外,委员会还宣布启动“2026国际巡演计划”,旨在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声音,通过音乐传递到世界更多角落。这一天,在上海的夜空下,动人的旋律超越了语言的界限,化作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提醒着每一个人:守护我们共有的自然遗产,是艺术更是责任,而每一个音符,都可以成为照亮它们未来的一束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