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澳门音乐家协会闪耀上海,奏响中西交融新乐章
在2025年10月5日这个秋意渐浓的夜晚,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艺术交融的气息。澳门音乐家协会在此举办的“镜海琴韵·沪上回响”大型交响音乐会,不仅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一次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深度对话,标志着协会在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而华丽的一步。
植根澳门,声动世界:音乐家协会的使命与征程
澳门音乐家协会,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专业音乐组织之一,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特殊的文化使命。它植根于澳门这片中西文化交汇四百余年的独特土壤,致力于融合岭南音乐的细腻婉转与西方古典音乐的宏大深邃。协会不仅是本地音乐家交流与成长的平台,更是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下澳门文化活力的重要窗口。其核心目标在于挖掘、传承并创新具有澳门特色的音乐作品,同时积极推动与国际乐坛的交流合作。此次选择在上海——这座同样兼具深厚历史与现代气息的国际都市——举办年度重磅音乐会,正是其“走出去”战略的关键一环。音乐会上半场以澳门本土作曲家创作的《濠江素描》组曲开场,运用了传统粤剧的某些音律元素,却以宏大的交响乐编制呈现,描绘了从妈阁庙的晨钟暮鼓到路环渔村的宁静晚霞,音乐画面感极强,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星光熠熠:协会的灵魂人物与艺术中坚
澳门音乐家协会的辉煌,离不开其麾下众多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其中,协会现任主席、著名指挥家兼作曲家陈伟伦先生无疑是灵魂人物。陈主席早年留学欧洲,深受德奥乐派影响,归澳后潜心研究本土音乐,其作品以精巧的配器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见长。在本次音乐会上,他亲自执棒指挥了压轴曲目——他自己创作的《融合交响诗》,该作品巧妙地将葡萄牙法多音乐的哀婉旋律与广东音乐的欢快节奏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澳门作为文化熔炉的独特魅力,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另一位备受瞩目的明星是青年钢琴家苏梓晴,她是近年来在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的澳门本土新星。在音乐会上,她演绎了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鬼火》以及一首融入澳门土生葡人民歌元素的现代钢琴协奏曲,其演奏技巧精湛,情感充沛,尤其是在处理快速音群与复杂和声时展现出的控制力,令在场乐评人赞叹不已。此外,协会的资深二胡演奏家何伟明也与西洋弦乐声部合作,呈现了一首实验性的《弦上对话》,这种跨越乐器界限的尝试,生动体现了协会“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艺术理念。
超越演出:文化交流与未来的展望
2025年10月5日的这场音乐会,其意义远超一场成功的演出。它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文化展示,舞台之上,是音符的碰撞与交融;舞台之下,则是澳门与内地乃至国际音乐界更深层次合作的开启。音乐会后举行的“沪澳音乐发展论坛”上,协会代表与上海音乐学院的专家学者、上海交响乐团的负责人就“数字时代下的传统音乐传承”与“大湾区音乐产业协同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初步达成了多项人才交流与联合制作的意向。这不仅为澳门年轻音乐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中国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澳门音乐家协会正以其独特的姿态证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性文化并非意味着封闭与保守,反而可以通过主动的交流与创新,成为世界文化图景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展望未来,协会已计划在2026年启动“丝绸之路音乐巡礼”项目,将继续带着融合了澳门特色的音乐作品,走向更多国际舞台,用动人的旋律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