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拉萨音乐家协会“天路回响”交响诗篇全球首演纪实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10

2025年10月5日上海:拉萨音乐家协会“天路回响”交响诗篇全球首演纪实

当浦江两岸的霓虹与雪域高原的星光在2025年10月5日的夜晚交汇,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正酝酿着一场跨越地理与文化的音乐对话。拉萨音乐家协会携其历时三年创作的交响诗篇《天路回响》,在此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全球首演。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对传统藏文化的现代诠释,更是一次用音符构建的民族文化交流桥梁。

2025年10月5日上海:拉萨音乐家协会“天路回响”交响诗篇全球首演纪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原音乐的守护者与革新者

拉萨音乐家协会成立于1983年,四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挖掘、整理和保护西藏传统音乐,同时推动其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创新。协会拥有超过200名会员,涵盖声乐、器乐、作曲、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其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建立了“西藏民族音乐数字档案库”,通过高科技手段保存了数千小时濒临失传的古老乐谱和民间艺人演奏影像。近年来,协会重点推进“雪域新声”计划,鼓励年轻音乐家以传统元素为基,创作具有当代审美的新作品。此次《天路回响》正是该计划的巅峰之作,作品巧妙融合了扎念琴、鹰笛等传统乐器与西方管弦乐,通过“晨曦煨桑”、“转经廊风吟”、“冰川融水”、“现代天路”四个乐章,展现了西藏的自然景观、宗教文化与现代发展。

灵魂人物:传统与现代的摆渡人

协会主席兼艺术总监多吉次仁是当代西藏音乐界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这位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家,曾以《冈仁波齐的回声》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多吉次仁坚持“根植传统,面向世界”的创作理念,他的作品总能让人听到高原的呼吸与心跳。此次《天路回响》中,他创新性地使用电子音乐模拟风马旗飘动的声音,与传统的金刚法铃音色形成时空对话。青年演唱家央宗则是协会着力培养的新星,她将藏族民歌的“振谷”唱法与美声技巧完美结合,在第二乐章中那段无词歌吟唱,空灵清澈如雪山融水,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还有器乐改革专家平措,他改良的六弦琴扩大了音域和表现力,在第三乐章“冰川融水”中营造出滴水成溪、汇流成河的听觉意象

上海之夜:当浦江听懂拉萨河

首演音乐会上,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座无虚席。当指挥家张国勇抬起指挥棒,低沉的法号与明亮的弦乐同时响起,瞬间将观众带入神秘的高原世界。第二乐章中,央宗的吟唱与数字技术生成的经幡飘动声交织,营造出强烈的沉浸感。最令人惊叹的是终章“现代天路”,音乐节奏突然加快,传统弦子舞的节奏与火车行进般的律动融合,象征着青藏铁路带来的时代变迁,最终在辉煌的合奏中结束,寓意着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演出结束后,掌声持续近十分钟,多位国际乐评人表示,这部作品为世界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中国西藏样本”。

这场音乐会的意义远超一场普通的艺术演出。它证明了真正富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够与当代对话、与世界共鸣的活态文明。拉萨音乐家协会通过《天路回响》向世界展示:雪域高原的音乐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面向未来的歌唱。正如多吉次仁在演出后所说:“我们的音乐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根扎在深厚的土壤里,花朵却向着全世界的阳光绽放。”

关键词:音乐协会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