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成都音乐家协会“秋日交响”震撼巴黎,东方天籁奏响塞纳河畔
跨越山海的音乐对话
2025年10月5日,当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的金色穹顶亮起璀璨灯光,成都音乐家协会带来的“秋日交响”音乐会,正以一场跨越东西方的音乐对话征服了这座世界艺术之都。这场原定于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的年度盛典,因受巴黎秋季艺术节特别邀请,首次将舞台移至塞纳河畔。协会秘书长李维在演出前激动地表示:“这是成都原创音乐首次以整场音乐会的形式登陆欧洲主流艺术节,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十二首精心编排的曲目,更是成都这座千年音乐名城的文化气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音乐家协会: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造梦工场
成立于1983年的成都音乐家协会,早已超越普通艺术团体的范畴。这个拥有327名注册音乐家的组织,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蜀派古琴”的传承基地,也是电子音乐实验室的孵化器。2025年正值协会启动“新丝路音乐计划”三周年,该计划已促成17首融合川剧高腔与电子音效的实验作品诞生。今年更引人瞩目的是其打造的“数字民乐馆”——通过VR技术让全球观众360度体验《蜀宫夜宴》的复原演奏,这项数字文旅项目已在筹备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特别展。
灵魂人物:在琴弦上雕刻时光的大师们
七十三岁的指挥家陈震宇执棒本次巴黎音乐会时,手中的指挥棒已伴随他走过四十二载春秋。这位曾修复《白沙细乐》古谱的专家,近年致力于将三星堆金面纹饰转化为音乐符号体系。在《青铜神树》交响诗中,他以编钟模拟青铜震颤的音色,让法国观众惊叹不已。而协会最年轻的常务理事林珊,则带着她的混合现实古筝亮相——当《川江号子》的旋律从嵌有LED灯丝的琴弦流淌而出,配合全息投影的岷江山水,完美实现了传统民乐与科技艺术的共生。
创新基因:当辣椒粉洒在五线谱上
协会创作委员会别出心裁的“风味配器法”已成为行业佳话。作曲家们从郫县豆瓣的发酵工艺中获得启示,开发出“渐变式和声”体系;又借鉴竹编技艺的经纬结构,创造出“复调编织”作曲技术。在巴黎演出的《锦里集市》组曲中,三角铁模拟银器叮当,低音提琴勾勒巷陌深幽,甚至用电子合成器还原了糖画艺人浇铸冰糖的脆响。这种将市井生活升华为音乐语汇的创造力,让《费加罗报》乐评人感叹:“成都音乐家把生活酿成了声音的蜜酒。”
从芙蓉城到世界的和鸣
音乐会在《太阳神鸟》的恢弘乐章中落下帷幕,金箔制成的仿古乐器在舞台旋转,折射出金沙遗址的文化光芒。当法国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二分钟时,陈震宇悄悄调整了演出服上的蜀绣胸针——那是协会特意为此次远征准备的“音乐护身符”,绣着“声越千山”四个篆字。这场跨越11893公里的音乐远征,不仅实现了古琴与管风琴的精彩对话,更在塞纳河畔种下了新的音乐种子。据悉,协会已收到来自维也纳金色大厅和悉尼歌剧院的2026年度演出邀请,东方的音乐星河正在世界舞台缓缓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