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长春见证吉林音乐家协会的“北国回响”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24

2025年10月5日:长春见证吉林音乐家协会的“北国回响”

当金色的秋风再次拂过长春的文化广场,2025年10月5日这一天,被赋予了特殊的音乐印记。吉林音乐家协会,这个扎根于黑土地六十余载的艺术团体,在省会长春的东方大剧院,隆重揭开了其年度重磅项目——“北国回响”新时代民族交响乐季的序幕。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一次对吉林乃至中国北方音乐血脉的深度梳理与激情展望。

吉林音乐家协会:一甲子的韵律传承与革新

吉林音乐家协会,自上世纪中叶成立以来,便如同一棵扎根沃土的古树,枝叶繁茂,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灵魂。它远非一个简单的行政机构,而是一个汇聚了创作、表演、理论研究与教育推广的综合性艺术殿堂。协会的核心使命,在于挖掘、保护并创新性地发展以吉林少数民族特色(如朝鲜族、满族)为核心的民族音乐,同时积极推动西方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在本地域的融合与生长。历史上,协会曾主导抢救性录制了濒临失传的“吉林鼓吹乐”,并成功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其守护传统的明证。而近年来,协会着力推动的“数字音乐档案库”项目,则体现了其拥抱科技、让古老旋律在数字时代获得新生的远见

2025年10月5日:长春见证吉林音乐家协会的“北国回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次“北国回响”乐季,正是协会这一核心使命的集中爆发。开幕式音乐会以“白山松水”为主题,上半场演绎了经过重新编配的朝鲜族古典民歌《阿里郎》组曲,在传统伽倻琴与筚篥的幽怨底色上,融入了现代交响乐的宏大织体,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时空交错感。下半场则首演了由协会委约青年作曲家创作的交响诗《松江奔腾》,乐曲以充满张力的节奏和丰富的和声色彩,描绘了松花江从静谧源头到磅礴入海的壮丽画卷,象征着吉林音乐生命力的不息奔流

灵魂人物:掌舵者与筑梦人

吉林音乐家协会的辉煌,离不开那些以其才华与热忱为之注入灵魂的艺术家们。协会现任主席,著名作曲家李延声教授,是当今中国音乐界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早年以《长白音画》系列管弦乐作品闻名,其音乐语言深植于吉林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兼具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现代作曲技法的精妙。在本次“北国回响”乐季的策划中,李延声主席力主“传统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原则,亲自指导了对多首传统曲目的现代化编创,确保了艺术探索的方向性与文化根基的稳固性

另一位不得不提的核心人物是协会副主席、著名二胡演奏家李沐梓。作为中国民乐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李沐梓的演奏以技巧精湛、情感深邃著称。在开幕式音乐会上,她演绎了其代表作——二胡协奏曲《关东情》。她手中的二胡,时而如泣如诉,道出黑土地上的沧桑往事;时而激昂澎湃,奏响新时代关东儿女的奋斗豪情。她的音乐,是连接过往与当下、个人情感与集体记忆的桥梁,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此外,协会还拥有一批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中青年音乐家,如致力于朝鲜族民歌研究与传播的女高音歌唱家金雪花,以及探索电子音乐与民族元素融合的音乐制作人刘锐,他们共同构成了吉林音乐家协会多元而富有活力的创作与表演梯队。

2025年10月5日的长春之夜,吉林音乐家协会用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再次证明了其在区域文化生态中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北国回响”,回响的不仅是松涛江浪的自然之声,更是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情感共鸣与时代脉搏。它预示着,在协会的持续耕耘下,吉林的音乐之河将继续汇流百川,带着历史的沉淀与未来的期许,奔向更为广阔的艺术海洋

关键词:音乐协会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