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当美酒遇见音符——中国酒业协会音乐酒业委员会最新动态全解析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16

2025年10月5日上海:当美酒遇见音符——中国酒业协会音乐酒业委员会最新动态全解析

在2025年10月5日这个秋意渐浓的夜晚,上海外滩源历史建筑群内灯火通明,一场名为“醇音共酿”的跨界艺术盛宴正在这里上演。这是中国酒业协会音乐酒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音乐酒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最具突破性的尝试——将百年黄酒酿造工艺与即兴爵士乐创作进行深度融合。活动现场,古老的橡木酒桶与现代化的电子乐器相映成趣,空气中弥漫着酒香与音符交织的独特氛围,标志着中国酒文化与音乐艺术的融合进入了一个全新纪元。

跨界融合的先锋:音乐酒业委员会的前世今生

音乐酒业委员会并非一个凭空出现的组织。它诞生于2022年春季,由中国酒业协会联合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权威机构共同发起成立。这个独特的协会承载着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挑战的使命——探索中国数千年酒文化与传统音乐、现代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创新可能。委员会创始人、著名音乐学家陈悦教授曾这样阐述其理念:“中国酒文化中蕴含的节奏感与音乐本质上是相通的——从酿酒过程的季节轮回,到品酒时的情感起伏,这本身就是一曲完整的生命乐章。”

三年来,委员会策划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项目:2023年的“二十四节气酿酒音乐会”将传统节气、古法酿酒与民族音乐创作相结合;2024年的“声波陈酿计划”则利用声波振动对酒体老化的影响进行科学艺术实验。而2025年10月5日的这场活动,无疑是委员会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尝试。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听觉品酒区”,参与者可以戴着特制耳机,在专门谱写的音乐中品尝不同年份的黄酒,体验味觉与听觉的奇妙共振

2025年10月5日上海:当美酒遇见音符——中国酒业协会音乐酒业委员会最新动态全解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灵魂人物:推动酒乐融合的梦想家与实干家

任何成功的组织都离不开核心人物的引领,音乐酒业委员会更是如此。委员会主席李维然是这个跨界领域公认的旗帜性人物。这位年届五十的作曲家在传统音乐界早已声名显赫,曾为多部获得国际奖项的电影配乐。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却是对酒文化的痴迷与研究。“酒是液态的音乐,音乐是空气中的酒”,这是李维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10月5日的活动中,他亲自演绎了自己的新作《陈年》,这是一首完全基于黄酒酿造过程创作的组曲,曲中运用了模拟酒液流动的水琴、模仿发酵气泡声的特制乐器,甚至将真实的酿酒工具作为打击乐使用。

委员会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是年轻的执行总监苏雨桐。这位年仅三十岁的音乐技术专家,曾在硅谷从事音频算法研究,回国后全身心投入音乐与酒的跨界探索。她开发的“酒韵音谱系统”能够通过分析酒的化学成分、年份和口感特征,生成对应的音乐旋律,这一创新在本次活动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外,不能忽略的还有委员会的荣誉顾问、国家级酿酒大师王启明,他以其六十年的酿酒经验,为音乐创作提供着最专业的风味指导。正是这些各具才华的人物汇聚一堂,才使得酒与音乐的对话如此深刻而动人。

未来展望:酒乐融合的无限可能

随着2025年10月5日活动的圆满成功,音乐酒业委员会已经公布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建立中国首个“酒乐融合实验室”,开发基于不同酒类特性的音乐创作方法论;启动“中华酒乐遗产数字化工程”,对与酒相关的传统民歌、诗词吟唱进行抢救性记录与研究;并计划于2026年推出全球首个“酒乐感官体验”国际巡展。委员会还与国际葡萄酒与音乐协会建立了合作联系,预示着这一跨界探索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渴望多层次、沉浸式的感官体验。音乐酒业委员会的探索恰恰回应了这种需求,他们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更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兴趣。当美酒与音符在2025年10月5日的上海之夜完美交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活动的成功,更是一种文化创新模式的成熟——它证明,最打动人心的体验往往诞生于不同领域的交叉地带,而音乐与酒这两大人类文明的瑰宝,正携手为我们开启一扇通往全新感官世界的大门

关键词:音乐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