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银川:丝路回响,宁夏音乐家协会新乐季华彩启幕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20

2025年10月5日银川:丝路回响,宁夏音乐家协会新乐季华彩启幕

在2025年10月5日这个金秋的傍晚,银川当代美术馆音乐厅内,当最后一声马头琴的悠长余韵与交响乐团的宏大音响完美交融时,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近五分钟。这不仅标志着宁夏音乐家协会2025-2026新乐季开幕音乐会《丝路音画》的圆满成功,更象征着宁夏音乐艺术一次承前启后的华丽蜕变。这场备受瞩目的音乐盛会,成为了连接古老丝绸之路音乐遗产与当代音乐创作理念的桥梁

宁夏音乐家协会:扎根黄土高原的艺术堡垒

宁夏音乐家协会,这个成立于上世纪中叶的艺术组织,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行业协会属性,成为了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文化机构之一。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它始终坚持“传承民族精髓,融汇现代精神”的艺术理念,在保护宁夏本土音乐遗产的同时,积极推动音乐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表达。协会不仅拥有涵盖作曲、表演、理论研究和音乐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体系,还建立了完善的音乐创作、演出、交流平台。

2025年对宁夏音乐家协会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除了本次新乐季开幕音乐会外,协会还启动了“黄河谣数字化保护工程”,利用最新音频修复与存储技术,对近百位民间老艺人的珍贵录音进行抢救性整理。同时,协会与中亚多国音乐机构合作的“新丝路音乐巡展”也于本月启动,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举办系列音乐会与文化交流活动。这些举措彰显了协会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战略视野

2025年10月5日银川:丝路回响,宁夏音乐家协会新乐季华彩启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艺术舵手:传统与现代的摆渡人

宁夏音乐家协会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其背后一群杰出音乐家的执着追求与艺术才华。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李月华教授是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却选择回到家乡宁夏,三十年来深耕于回族“山花儿”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研究。她的代表作《西海固叙事》系列,以深刻的音乐语言描绘了宁夏南部山区人民的生活变迁,曾在国家大剧院多次上演,并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创作大奖。

协会副主席马小龙则是宁夏年轻一代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这位“80后”作曲家和指挥家,以其大胆的音乐实验而闻名。他将电子音乐、世界音乐元素与宁夏传统音乐相结合,创作了《数字西夏》《贺兰岩画回声》等跨界作品,在年轻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本次新乐季开幕音乐会上,他执棒指挥了自己的新作《黄河数字流》,将黄河水声采样、宁夏口弦与交响乐团巧妙结合,创造了令人震撼的听觉体验

此外,协会还拥有如琵琶演奏家王雪梅、回族“口弦”非遗传承人马兰花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家。王雪梅的琵琶演奏技巧精湛,情感表达细腻深沉,她在国际舞台上演绎的《塞上曲》系列,让世界听众领略到了宁夏音乐的独特魅力。而马兰花则通过她灵巧的双手和一口小小的口弦,将这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带到了巴黎、纽约的国际音乐节舞台,成为了宁夏音乐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新乐季展望:多元融合的音乐盛宴

随着开幕音乐会的成功,宁夏音乐家协会2025-2026乐季的精彩才刚刚开始。据协会艺术总监介绍,新乐季将以“多元·融合·创新”为主题,规划了超过50场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包括“民族器乐新作品系列音乐会”“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社区音乐普及工程”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I与音乐创作论坛”,这将是中国西北地区首次大规模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音乐创作融合的专业论坛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宁夏音乐家协会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挑战。协会与科技公司合作的“VR音乐体验项目”将于明年春季推出,观众只需戴上VR设备,就能“置身”于贺兰山脚下,感受一场融合自然景观与民族音乐的沉浸式演出。这种创新尝试,不仅拓展了音乐表演的边界,也为传统音乐的传播找到了新的可能

2025年10月5日的银川之夜,宁夏音乐家协会用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向世界证明:扎根于黄土高原的民族音乐,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有着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对话中,宁夏音乐正以其独特的音色,谱写着一曲曲动人心魄的时代乐章。随着新乐季的展开,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音乐之花将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关键词:音乐协会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