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澳门音乐家协会巴黎音乐节奏响东西方和鸣新篇章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28

2025年10月5日:澳门音乐家协会巴黎音乐节奏响东西方和鸣新篇章

在2025年10月5日这个秋意渐浓的日子,浪漫之都巴黎的普莱耶尔音乐厅内,一场名为“丝路琴韵·濠江回响”的音乐会正缓缓拉开帷幕。这场由澳门音乐家协会精心策划的年度盛事,不仅是一次音乐的远征,更是东西方文化在塞纳河畔的一次深情对话。当《澳门印象》交响诗的第一个音符在音乐厅穹顶下响起,观众们仿佛瞬间被带到了南海之滨,那个历经四百年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城市

澳门音乐家协会:濠江之上的文化灯塔

澳门音乐家协会,这个成立于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的音乐组织,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团体范畴,成为连接中国与葡语世界乃至全球音乐界的重要桥梁。协会总部坐落于澳门历史城区的郑家大屋旁,这座充满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院落,恰如协会自身的定位——既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音乐沃土,又积极拥抱西方古典与现代音乐的精髓。二十六年来,协会不仅系统整理了澳门独特的土生葡人音乐、粤剧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培养了一批能够娴熟游走于东西方音乐语汇之间的新一代音乐家。

协会的标志性事件——“年度国际音乐交流计划”在2025年迎来了它的高潮。这一始于2023年的长期项目,旨在通过三年周期深度连接澳门与一个世界级音乐之都。继2023年里斯本、2024年维也纳之后,2025年的巴黎站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协会秘书长李婉婷在演出前透露:“我们特别选择了普莱耶尔音乐厅,不仅因为它是巴黎最负盛名的音乐殿堂之一,更因为这座由钢琴制造商家族创立的音乐厅,象征着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正是澳门音乐家们所追求的境界。”

2025年10月5日:澳门音乐家协会巴黎音乐节奏响东西方和鸣新篇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艺术舵手:传统与创新的摆渡人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音乐会背后,是几位澳门音乐界重量级人物的倾力付出。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陈志远教授无疑是这场音乐之旅的灵魂人物。这位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的音乐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又在里斯本音乐学院深造,其作品以巧妙融合中国五声音阶与葡萄牙法多音乐元素而著称。他为本场音乐会特别创作的交响诗《澳门印象》,运用了传统中国笛箫与葡萄牙吉他琴的对话,营造出妈阁庙前海浪轻拍岸边的意境

另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是协会副主席、钢琴家苏雨桐。这位年仅三十岁却已在国际乐坛崭露头角的音乐家,以其对肖邦和冼星海作品的独特诠释而闻名。在本次音乐会上,她演绎的《b小调钢琴协奏曲“海上花”》成为了整场演出的亮点之一。这部由她与陈志远教授共同创作的作品,将广东音乐《彩云追月》的旋律素材与印象派和声语言相结合,描绘了月光下珠江口波光粼粼的奇幻景象

巴黎之夜:当东方遇见西方

音乐会的曲目编排极具巧思,上半场以“传统的回响”为主题,呈现了经过现代化编配的澳门传统音乐。《土生葡人民谣组曲》中,演唱者身着传统服饰,用古老的土生葡语演唱,伴以中式琵琶和西洋小提琴的二重奏,这种独特的音色组合让巴黎观众耳目一新。下半场“现代的对话”则展示了澳门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其中青年作曲家李世海的电子音乐《巷弄里的回声》运用了在澳门老城区采集的环境声音,与预制电子音效交织,营造出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听觉体验

音乐会的压轴曲目是全体音乐家合作的《莲峰叠翠》,这部作品以澳门八景之一为灵感,通过交响乐队的丰富音色,描绘了莲花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致。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持续近十分钟。来自法兰西艺术院的评论家皮埃尔·勒鲁瓦感叹:“我从未听过如此自然流畅的东西方音乐融合,这不是简单的拼贴,而是从文化根底生长出的和谐之音。”

这场音乐会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澳门音乐家协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更预示着一种新型文化表达方式的成熟。正如陈志远主席在庆功宴上所言:“音乐是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而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四百年的地方,有责任也有能力成为这种对话的使者。今晚,我们不仅带来了澳门的音乐,更带来了澳门的精神——开放、包容、创新。”随着2025年巴黎音乐节的圆满落幕,澳门音乐家协会已经收到了来自纽约、柏林、东京等地的演出邀请,这条通过音乐搭建的文化桥梁,正在向更广阔的世界延伸

关键词:音乐协会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