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建筑的协奏: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乐建筑委员会最新动态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3

音乐与建筑的协奏: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乐建筑委员会最新动态

当音符凝固成空间,当旋律构筑成场所,这便是音乐建筑——一门横跨听觉与视觉艺术的奇妙学科。2025年10月5日,中国建筑师协会音乐建筑委员会在上海外滩源历史建筑群发布了年度重磅企划“城市共鸣计划”,标志着音乐建筑艺术正式从实验阶段走向公共实践。

音乐与建筑的协奏: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乐建筑委员会最新动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音乐建筑委员会:当建筑学会“歌唱”

音乐建筑委员会作为中国建筑师协会下属的特别机构,其独特之处在于汇聚了建筑师、声学工程师、作曲家三方才智。委员会成立的初衷,是要打破“建筑是凝固音乐”的抽象比喻,让建筑真正具备音乐的表现力与情感张力。在近年重点项目“声景重构”中,他们成功将上海老城厢的市井声音——黄浦江的汽笛、城隍庙的钟声、弄堂里的吴侬软语,通过数字采样技术转化为建筑立面的光影律动系统,使历史街区在夜晚焕发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科技感的视听盛宴

灵魂人物:跨界艺术家陈音

委员会的灵魂人物陈音教授,这位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却获得过金钟奖作曲奖的奇才,始终倡导“建筑不应只是容器,更应是乐器”。在10月5日的发布会上,他演示了其团队最新研发的“结构发声装置”——通过精密计算建筑构件的振动频率,当人们行走在特定廊道时,脚步会触发不同音高的乐音,形成独一无二的“行走交响曲”。这种将人体运动与建筑声学完美结合的设计,即将在浦东新落成的星空美术馆中实现,届时观众将成为演奏者,亲身参与这场永不重复的建筑音乐会。

随着“城市共鸣计划”的推进,音乐建筑委员会正将艺术触角延伸至更广阔领域。他们与市政部门合作的地铁站声景改造项目,将通过空间声学设计缓解乘客的焦虑情绪;与学校合作的“会唱歌的校舍”,则让建筑本身成为美育的活教材。这种打破艺术边界的创新,不仅重新定义了建筑的功能性,更让城市空间成为滋养心灵的诗意存在。当建筑学会歌唱,当城市充满韵律,我们终将明白:最好的城市,不仅是用来居住的,更是用来感受和聆听的。

关键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