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墨尔本沈阳音乐学院校友会音乐季:跨越太平洋的华彩乐章
当南半球的春风吹拂墨尔本艺术中心的檐角,一场来自东方的音乐盛宴正悄然拉开帷幕。2025年10月5日,沈阳音乐学院校友会以"丝路音画"为主题的新季发布会,用跨界融合的创意曲目单与全息投影技术方案,在澳大利亚艺术圈投下震撼弹。这场发布会不仅公布了将中国传统剧目《春江花月夜》改编为数字交响诗的计划,更宣布与墨尔本交响乐团建立深度合作,标志着校友会正式跻身国际音乐交流的前沿阵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音乐家协会:文化使者的进化轨迹
这个创立于2018年的音乐家协会,最初只是二十余位留澳校友组成的同好社团。历经七载春秋,如今已发展成涵盖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者三大板块的综合性组织。其最具里程碑的"破圈行动"发生在2023年,协会将京剧唱腔与电子音乐融合创作的《墨韵》,在悉尼歌剧院演出时引发观众七次起立鼓掌。今年更推出"太平洋音乐桥梁"计划,通过VR技术实现中澳两地音乐家的实时合奏,这项创新让传统民乐演奏突破了地理疆界。
艺术掌舵者:照亮星空的音乐星辰
协会艺术总监陈其然堪称当代音乐界的跨界奇才。这位2005年毕业于沈音作曲系的天才,曾以交响诗《关东雪原》斩获格莱美最佳古典当代作品奖。他的最新创作《袋鼠与丹顶鹤的对话》巧妙融入澳大利亚迪吉里杜管与中国笙的共鸣,在发布会现场试演片段时,空灵的音符让观众仿佛看见两大文明在音乐中相拥。而担任教育总监的旅澳古筝演奏家林玥,则开创了"五线谱速成教学体系",使三百余名海外学子在三个月内掌握民乐精髓,她的教学著作被译成八种语言,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鲜活注脚。
这场跨越南北半球的音乐对话,正在重塑文化交流的基因。当二胡的婉转遇见迪吉里杜管的浑厚,当全息技术再现唐代乐舞的翩跹,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技术的融合,更是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沈阳音乐学院校友会以音乐为舟,正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太平洋彼岸奏响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