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北京:柯达伊专业委员会音乐教育新篇章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3

2025年10月5日北京:柯达伊专业委员会音乐教育新篇章

2025年10月5日,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一场名为“柯达伊在中国:传承与创新”的音乐会暨教育论坛缓缓落下帷幕。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中国音乐家协会柯达伊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的集中展示,标志着柯达伊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实践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中国音乐家协会柯达伊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下属的重要学术机构,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在中国推广、研究和发展匈牙利作曲家、教育家佐尔坦·柯达伊所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的重任。该体系强调民族音乐的基础性作用,主张通过歌唱、尤其是合唱,来培养音乐素养,其“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理念与中国当前强调美育、素质教育的国策不谋而合。委员会通过组织师资培训、编写本土化教材、举办学术交流与艺术展演等活动,深刻地影响着从学前教育到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脉络。而本次在北京举行的盛会,无疑是其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它集高端论坛、大师课、成果汇演于一体,全面展现了委员会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最新探索

2025年10月5日北京:柯达伊专业委员会音乐教育新篇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灵魂人物与艺术实践

一个协会的活力,离不开其核心人物的引领。柯达伊专业委员会汇聚了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界的翘楚。其中,会长杨鸿年教授(以其创建的“杨鸿年合唱团”享誉世界)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所奠定的艺术追求与教育精神,依然是委员会前行的灯塔。当前,委员会的实际工作由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音乐教育家周为民教授等人持续推进。周教授在音乐教育学领域深耕数十年,他主导编写的《柯达伊教学法中国化实践研究》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要参考。在本次论坛上,他发表了题为《柯达伊理念与中国民歌的融合路径》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如何将中国丰富的民歌资源,如陕北信天游、江南小调等,融入柯达伊的视唱练耳体系中,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音乐基础教育模式。他的演讲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极具实操性,赢得了在场数百名音乐教师的热烈掌声

除了理论探讨,本次活动的音乐会部分更是精彩纷呈。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由委员会指导的多个中小学合唱团和教师合唱团登台献艺。他们不仅精准演绎了柯达伊体系的经典曲目,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演唱了大量经过精心编配的中国各地民歌和当代创作歌曲。孩子们纯净、和谐的歌声,以及脸上洋溢着的对音乐的真挚热爱,是对柯达伊教育理念最有力的证明。这生动地表明,柯达伊教学法在中国绝非简单的“舶来品”,它正在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催生出既符合国际音乐教育潮流,又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全新艺术形态。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个新的起点,预示着柯达伊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引领中国音乐教育走向更广阔、更深入的未来

关键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