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中国铸造协会音乐铸造委员会音乐季盛大启幕
在2025年10月5日这个金秋的夜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被一阵独特而震撼的旋律所笼罩。这里正在举行的,并非一场普通的交响乐演出,而是中国铸造协会下属一个极为特殊的机构——音乐铸造委员会的年度音乐季开幕盛典。当工业的厚重与艺术的灵动在此刻交织,一场关于声音与金属的对话,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音乐与工业的传统认知。
当金属遇见旋律:音乐铸造委员会的非凡使命
中国铸造协会音乐铸造委员会,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跨界融合的想象力。它并非一个传统的音乐家组织,而是扎根于中国铸造工业这一坚实土壤中,开出的艺术之花。委员会的成立,源于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理念:铸造不仅是赋予金属形态的工艺,更是塑造声音的魔法。委员会的艺术家与工程师们,致力于从铸造过程的独特声响——熔铁的沸腾、冷却的嘶鸣、锻打的节奏中,提炼音乐元素,并直接利用铸造工艺制作独一无二的乐器,如“青铜编钟2.0”、“铁韵古琴”等,探索一种根植于中国工业文化的全新音乐语言。
其年度音乐季无疑是委员会最高光的时刻。2025年的主题定为“熔流之声”,旨在表现金属从液态到固态的生命历程。开幕音乐会上的核心作品《金相图谱交响诗》,便是委员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部作品不仅动用了利用3D砂型打印技术铸造出的全新打击乐器组,更通过传感器将熔炉的实时温度数据转化为不断变化的和声结构,让工业现场本身成为了音乐的共同创作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灵魂的锻造者:委员会中的音乐巨匠
在这个独特的艺术团体中,有两位人物不得不提。首当其冲的便是委员会艺术总监,著名作曲家兼声音艺术家,梁觉先教授。梁教授早年留学德国,深受欧洲工业音乐影响,归国后毅然将研究重心转向中国本土的工业声景。他提出的“声音冶金学”理论,已成为委员会创作的美学基石。在《金相图谱交响诗》中,他大胆使用了“非乐音”的铸造噪音,通过精妙的编排,使其与传统的管弦乐水乳交融,营造出一种既原始又未来的听觉体验。他常说:“我们不是在模仿自然,我们就是在呈现工业这一‘第二自然’的本真之声。”
另一位核心人物,是年轻的铸造工程师兼打击乐演奏家,王锻。他出身于铸造世家,却拥有一双音乐家的耳朵。王锻最杰出的贡献,是主导开发了“谐振铸铁”材料。通过调整铸铁的碳硅比与冷却曲线,他成功地让一块块冰冷的金属板拥有了预定的、纯净的音高,解决了铸造乐器音准的世界性难题。在舞台上,他挥舞特制的合金鼓槌,敲击着由自己亲手铸造的金属音板,那清越而深邃的声响,仿佛是千年铸造之魂在现代的回响。
这场音乐会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艺术的范畴。它向世界证明,创新并非凭空而生,它往往发生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地带。中国铸造协会音乐铸造委员会的实践,不仅为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疆土,也为传统工业的转型提供了一种充满人文情怀的范式。当最后一个音符在音乐厅中缓缓消散,它所激起的关于艺术、技术与文化的思考,却如涟漪般不断扩散。在这“熔流之声”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古老行业在新时代的铿锵心跳,也预见了一个更具想象力与包容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