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苏州:当园林会唱歌——中国园林协会音乐园林委员会秋季雅集纪实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3

2025年10月5日苏州:当园林会唱歌——中国园林协会音乐园林委员会秋季雅集纪实

当园林遇见音乐

在2025年10月5日的苏州,秋意正浓,一座古典园林的亭台水榭间,流淌出的不再是潺潺水声与风过竹林的沙沙作响,而是融合了古琴、箫、琵琶与现代电子音效的奇妙乐章。这正是中国园林协会音乐园林委员会(简称“音园委”)在拙政园举办的秋季雅集现场。这并非一场普通的音乐会,而是一次深度的“声景”艺术实践,旨在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可听维度,让凝固的建筑与流动的音乐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5年10月5日苏州:当园林会唱歌——中国园林协会音乐园林委员会秋季雅集纪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音园委:编织声景的艺术使者

中国园林协会音乐园林委员会,是一个横跨园林艺术与音乐创作两大领域的独特机构。它的使命,远不止于在园林里举办几场演出那么简单。其核心理念是“声景营造”,即通过精心的音乐创作与声音设计,去激活、烘托乃至重塑园林本身蕴含的听觉意境。委员会汇聚了作曲家、演奏家、声学工程师以及园林设计师,他们共同研究风、水、石、木在园林中的天然声响,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与之呼应的音乐作品。例如,他们著名的“四季园林声景计划”,便是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特定园林定制专属的“声音名片”。本次秋季雅集的《秋籁·拙政》套曲,便是该计划的最新成果,作品巧妙地将园中秋叶飘落、残荷听雨的自然意象,用音乐语言进行了唯美的诠释

灵魂人物:传统与现代的摆渡者

音园委的成就,离不开其核心成员的才华与远见。委员会主席,著名作曲家**林清音教授**,是声景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早年留学欧洲研习电子音乐,归国后却一头扎进中国古典美学的深处。他提出的“音乐不应只是园林的访客,而应成为其呼吸的一部分”的理念,深刻影响了委员会的创作方向。在本次雅集中,他亲自操刀的《水殿风来》,运用了传感器技术,实时捕捉水池的涟漪与风速,并即时转化为音乐中的音符与音色变化,真正实现了“园奏乐,乐绘园”的互动境界

另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是古琴大师**梅若兰**。作为音园委的艺术总监,她不仅是传统古琴艺术的杰出传承者,更是一位大胆的创新者。在《梧叶舞秋风》的演奏中,她并未拘泥于古谱,而是在传统技法中融入了即兴段落,其琴声时而如秋风萧瑟,时而如落叶翩跹,与身后真实的园林秋景融为一体,让观众一时间分不清是音乐描绘了景色,还是景色成就了音乐。她的存在,确保了所有先锋的探索,其根脉都深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

此次苏州雅集的成功,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园林的艺术内涵正在被重新发现与拓展。音乐园林委员会的工作,正让这些古老的园子从“可观”的静态艺术,走向“可游、可听、可感”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在未来,当我们漫步于园林,耳畔响起的或许不仅是自然的天籁,还有与这方天地灵魂共鸣的人间乐章,那将是古典与现代共同谱写的、永不落幕的园林交响诗。

关键词:音乐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