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乐老龄委员会奏响银发生活新乐章
在2025年10月5日这个金秋的午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内座无虚席。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音乐老龄委员会主办的“金韵华章——2025银龄音乐盛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宣言,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老年群体在音乐世界里焕发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创造力。音乐老龄委员会,作为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旗下专注于通过音乐服务老年群体的专业机构,正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重新定义着“老龄化”的社会内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音乐老龄委员会:用音符构建老年精神家园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音乐老龄委员会,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它并非一个传统的音乐家行会,而是一个以音乐为媒介,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其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的综合性平台。委员会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组织音乐活动、开展音乐教育、推广音乐治疗以及搭建展示平台,让音乐成为老年人情感寄托、社会交往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在过去的几年里,委员会成功策划并执行了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点项目。其中,“社区银龄合唱团培育计划”已在全国超过100个城市落地生根,建立了上千个社区合唱团,让歌声飘荡在每一个有老年人的角落。“代际音乐工作坊”则创新性地将老年音乐爱好者与青少年聚集在一起,通过共同创作和排练,打破了年龄的隔阂,促进了文化的传承。而每年一度的“全国老年器乐大赛”更是成为了无数老年器乐高手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的顶级舞台。此次在上海举办的“金韵华章”盛典,正是这些项目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和辉煌展示。
时代的旋律:协会中的重要人物
音乐老龄委员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批富有情怀与才华的音乐家和组织者的推动。委员会的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终身教授陈其钢先生,是协会的灵魂人物之一。他不仅将其深厚的音乐造诣倾注于为老年合唱团创作适合其声线特点与情感表达的原创作品,如广为传唱的《夕阳红变奏曲》,更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音乐是抵抗精神衰老最温柔的武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美,而老年人的歌声中,蕴含着岁月沉淀下的从容与力量。”另一位关键人物是委员会的现任秘书长,同时也是知名女高音歌唱家的李雯教授。她从一线舞台退居幕后,将全部热情投入到音乐老龄事业中。李雯秘书长不仅亲自指导多个老年合唱团的发声技巧,还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联合了众多知名音乐院校和院团,为老年人开设了系统的音乐鉴赏与技能课程。她常说:“我们不是在‘照顾’老年人,而是在与他们共同创造美。他们的艺术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常常反过来滋养着我们。”
在2025年10月5日的盛典现场,这些理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个平均年龄68岁的“金秋交响乐团”,完美演绎了《红旗颂》的选段,其气势之磅礴、技艺之精湛,令在场所有观众动容。而由京沪两地老年合唱团联袂献唱的无伴奏合唱《茉莉花》,则以其和谐纯净的声部、细腻入微的情感处理,展现了东方音乐美学中的极致韵味,收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舞台之上,银发艺术家们眼神炯炯,神采飞扬,他们用手中的乐器和动人的歌喉,有力地证明了音乐的生命力可以跨越任何年龄的界限。
展望未来,中国老龄产业协会音乐老龄委员会表示,将继续深化“音乐+养老”的融合模式,探索利用智能科技为居家老人提供个性化的音乐疗愈服务,并计划启动“银龄音乐家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让中国老年音乐家的风采走向世界舞台。在人口结构变迁的时代背景下,音乐老龄委员会正以其温暖而坚定的步伐,引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实践,让每一个生命的黄昏,都能沐浴在优美而充满尊严的旋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