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中国烟草协会音乐烟草委员会音乐新风向:当古典韵律邂逅烟草醇香
在2025年10月5日的上海外滩源,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发布会正悄然改变人们对烟草文化的认知。中国烟草协会音乐烟草委员会(简称"音烟委")在此发布了全新《烟草韵律·四季》系列音乐作品,这场以"听觉与嗅觉通感实验"为主题的活动,标志着音乐与烟草产业的融合进入全新阶段。
音烟委:跨越三个世纪的音乐烟草桥梁
音乐烟草委员会作为中国烟草协会旗下最具特色的分支机构,其历史可追溯至1987年。这个独特的组织始终致力于探索烟草文化与音乐艺术的创造性结合,通过三十八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音乐创作、学术研究、文化传播体系。委员会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建立了全球首个"烟草感官音乐数据库",收录了超过2000种烟草香气与音乐频率的对应关系。在2023年完成的"烟草品鉴环境声学标准"制定工作中,该委员会首次科学论证了特定频率声波对烟草香气挥发的促进作用,这一突破性研究为本次新作品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次发布的《烟草韵律·四季》系列包含四部交响诗,分别对应不同烟草品类:春之卷专为清香型烟草设计,采用长笛与古筝的对话模拟雨后烟叶的清新;夏之卷配合浓香型烟草,运用铜管乐展现阳光充沛的醇厚;秋之卷对应中间香型,以弦乐四重奏勾勒烟叶金黄的丰饶;冬之卷则为雪茄鉴赏特别创作,通过低音提琴与钢琴的深沉共鸣,营造雪茄窖藏的陈年韵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艺术与科学的执炬者:委员会核心人物谱
委员会艺术总监、著名作曲家陈音华是本次创作的灵魂人物。这位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天才音乐家,曾因《茶马古道音画》获得金钟奖,自2018年加入委员会后,开创了"情境对应作曲法"。在《烟草韵律·四季》创作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在云南、贵州等优质烟叶产区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田野调查,使用特制设备记录不同湿度、温度下烟叶发酵时发出的微声波,将这些自然之声转化为音乐创作的原始素材。
与之形成艺术对话的是委员会秘书长、烟草评鉴大师李慕云。这位拥有30年从业经验的专家,建立了完整的"烟草-音乐情感对应体系",她发现当播放特定谐波序列时,能增强品烟者对烟草甜味的感知度达23%。在发布会现场,她亲自演示了如何配合《秋之卷》第二乐章的渐强段落,精准捕捉一款陈年烤烟的蜜香回味,这种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令在场观众叹为观止。
未来展望:音乐烟草的跨界新篇章
本次发布会同时公布了委员会的未来规划。预计2026年,将启动"全球烟草音乐地图"项目,采集世界主要产烟区的自然之声与民间音乐,创作更具国际视野的作品。更令人期待的是,委员会正与声学实验室合作开发智能音乐品烟系统,该系统能根据实时监测的烟气成分自动调整伴奏音乐,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感官体验。
正如陈音华在发布会尾声所言:"我们不是在简单地为抽烟配乐,而是在重新定义时间与味道的关系。当正确的音符遇见恰当的烟香,瞬间即永恒。"这种将中国传统"通感"美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艺术鉴赏维度,让人们在袅袅烟香与动人旋律中,感受物质与精神交融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