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乐与谷物的交响,中国粮油学会音乐粮油委员会最新动态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21

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乐与谷物的交响,中国粮油学会音乐粮油委员会最新动态

2025年10月5日,上海这座融合了东方神韵与西方节奏的国际都市,再次成为了一个独特艺术现象的中心。这一天,中国粮油学会音乐粮油委员会(以下简称“音乐粮油委员会”)在外滩源联合教堂举办了一场名为“丰收的共鸣”的跨界音乐会。这场活动并非普通的音乐演出,它试图在小麦的摇曳、稻谷的低语与交响乐的宏伟之间,架起一座前所未有的听觉桥梁

当谷物遇见音符:一个独特协会的使命与历程

中国粮油学会音乐粮油委员会,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奇特的张力。它并非两个毫不相干领域的生硬拼接,而是一个旨在探索生命本源与艺术表达之间深层联系的先锋组织。协会成立于2018年,其核心理念是“音为粮,乐为食”——音乐如同精神食粮,滋养着人类的灵魂。委员会认为,从古至今,粮食的播种、生长、收获与加工,本身就蕴含着天然的节奏与韵律,这些自然之声是最原始、最纯粹的音乐。协会的主要活动包括:创作以粮食为主题的交响乐、民乐及电子音乐;利用声波技术研究其对谷物生长的影响;举办“粮食音乐节”,将农业展览、美食体验与音乐演出融为一体。其标志性事件“金穗奖”国际作曲大赛,更是吸引了全球范围内试图用音乐诠释“食物与生命”主题的艺术家

2025年10月5日上海:音乐与谷物的交响,中国粮油学会音乐粮油委员会最新动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灵魂的耕耘者:协会中的重要人物

任何一个组织的活力,都源于其核心人物的远见与才华。音乐粮油委员会的灵魂人物,首推其现任主席,著名作曲家**李慕禾**。李慕禾先生早年留学维也纳,深受古典乐派影响,但一次在陕西农村采风的经历,让他听到了风吹麦浪的“大地和声”,从此将创作重心转向自然与农业主题。他的代表作《麦田交响曲》五个乐章分别对应播种、春雨、日照、丰收和仓储,运用了大量的特殊演奏技法来模拟自然声响,被誉为“用耳朵品尝的粮食”。另一位关键人物是副主席兼首席演奏家**苏颖**,一位杰出的古筝演奏家。她创新性地将豆类、谷物放入特制的共鸣箱中,随着古筝的弦动,颗粒碰撞发出沙沙作响的伴奏,创造出一种“会呼吸的音乐”。她的表演《粒粒皆辛苦》不仅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一次对粮食浪费问题的深刻反思

2025年10月5日:“丰收的共鸣”现场直击

回到2025年10月5日的夜晚,外滩源联合教堂的穹顶之下,这场“丰收的共鸣”音乐会正徐徐展开。音乐厅的布置别具匠心,舞台背景是巨大的LED屏幕,上面流动着金黄的麦浪影像,空气中甚至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安心的谷物烘焙香气。音乐会以李慕禾的新作《沪上稻梦》开场,乐曲以上海浦东农田的变迁为蓝本,弦乐部描绘出都市天际线的锐利,而圆号和长笛则交织出昔日稻田的柔美与辽阔。中场高潮是苏颖的古筝与“谷物打击乐”协奏曲。当她在古筝上拨动琴弦,助手们适时地摇晃、倾倒装有不同谷物的透明容器,红豆、绿豆、小米与芝麻发出了层次分明的节奏,它们不再是单纯的食材,而是化身为最具生命力的打击乐器,与悠远的筝声对话,令在场观众无不感到新奇与震撼。这场音乐会,与其说是在“演奏”音乐,不如说是在“唤醒”潜藏于我们集体记忆深处,那种与土地、与丰收最原始的情感连接。它成功地证明了,音乐粮油委员会所倡导的,并非一种猎奇的噱头,而是一种回归本真、连接物质与精神的艺术哲学。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他们正用最独特的方式,提醒着我们:勿忘来时路,珍惜盘中餐,同时,也要倾听来自大地母亲的、最动听的歌声

关键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