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体育音乐的交响,奏响城市新篇章
2025年10月5日,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都市,再次成为音乐界瞩目的焦点。这一天,中国音乐家协会体育音乐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隆重发布了其年度力作——大型沉浸式交响组曲《跃动的脉搏》。这不仅是一场新作品的发布会,更是一次关于音乐、体育与城市精神深度融合的艺术宣言,标志着中国体育音乐创作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音乐家协会体育音乐学会:连接旋律与力量的桥梁
要理解此次发布会的深远意义,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其背后的推动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体育音乐学会。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旗下极具特色的专业分支机构,该学会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独特的使命:以音乐诠释体育精神,用旋律记录竞技场上的汗水与荣耀。它仿佛是架设在激昂的赛场与优美的乐谱之间的一座桥梁,致力于将体育的“力”与音乐的“美”完美融合。学会汇聚了国内顶尖的作曲家、词作家、音乐制作人及理论研究者,他们长期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从奥运会的恢弘到全民健身的日常,皆可成为其创作的源泉。近年来,学会的重点工作围绕“体育音乐现代化与国际化”展开,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辅助作曲在体育音乐中的应用,并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锣鼓、琵琶的韵律,巧妙地融入现代电子音乐中,以创造出既具民族特色又符合世界潮流的体育音乐作品。
星光熠熠:学会的灵魂人物们
一个杰出的组织,离不开其核心人物的引领。中国音乐家协会体育音乐学会的成就,与几位著名音乐家的卓越贡献密不可分。会长陈健雄先生,是国内公认的体育音乐泰斗。他早年曾为多届亚运会和全运会创作主题音乐,其作品以气势磅礴、旋律激昂而著称,善于运用宏大的管弦乐编曲来展现竞技体育的崇高与壮美。副会长兼秘书长林薇女士,则是一位兼具感性与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她更侧重于挖掘体育运动中的人文情感,其创作的《体操少女的梦》等作品,以细腻的弦乐和空灵的人声,生动刻画了运动员内心的坚韧与梦想,拓宽了体育音乐的情感维度。此外,学会的资深顾问、著名指挥家张立平教授,也为体育音乐的现场演绎与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指挥下的多场体育主题音乐会,均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此次在上海发布的《跃动的脉搏》,正是陈健雄会长与林薇副会长首次联袂主导的跨界合作成果。这部作品大胆突破了传统体育音乐的边界,它不再仅仅是颁奖典礼的背景乐或赛事宣传片配乐,而是一部拥有完整叙事逻辑的、长达四十分钟的沉浸式交响乐。作品通过“启航”、“竞逐”、“凝思”、“荣耀”四个乐章,全景式地描绘了运动员从训练、拼搏、内心挣扎到最终实现超越的全过程。发布会上,最令人惊叹的环节是乐团演奏与实时运动捕捉技术的结合:一位舞者(象征运动员)在舞台中央进行现代舞表演,其动作数据被实时转化为影响音乐节奏、配器乃至和声结构的控制信号,真正实现了“视觉动态”与“听觉动态”的共生,让听众仿佛亲临激烈而优美的竞技现场。
未来之声:体育音乐的无限可能
2025年10月5日于上海的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的体育音乐正在从功能性配乐,向着独立的、高水平的艺术门类演进。中国音乐家协会体育音乐学会通过《跃动的脉搏》这样的创新实践,向世界展示了如何用最抽象的艺术形式——音乐,来具象地表达最纯粹的肉体与精神力量。这旋律,既是赛场上冲刺的号角,也是城市中人们奔跑的节奏;它既是献给顶尖运动员的赞歌,也是激励每一个普通人拥抱健康生活的动力。当最后一个音符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缓缓落下,我们听到的并非结束,而是一个关于力量、梦想与韵律的新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