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中国紧固件协会音乐紧固件委员会音乐最新动态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25

2025年10月5日上海中国紧固件协会音乐紧固件委员会音乐最新动态

当工业齿轮奏响交响乐章

2025年10月5日,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夜空,并未被往常的金融数据或科技头条所占据,而是流淌着一种奇特的旋律——它是螺丝拧紧的节奏,是弹簧振动的和声。这一天,中国紧固件协会音乐紧固件委员会(以下简称“音乐紧固件委员会”)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其年度重磅活动——“工业协奏曲:2025金属之声”主题音乐会。这场别开生面的演出,不仅标志着该委员会在艺术探索上的又一次飞跃,更以其独特的跨界魅力,吸引了音乐界、工业界乃至普通市民的广泛关注

音乐紧固件委员会,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后现代式的拼贴趣味。它并非一个传统的音乐家组织,而是中国紧固件协会下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特殊分支。该协会本身是中国紧固件(包括螺丝、螺母、螺栓等)产业的权威行业组织,旨在促进行业技术交流与标准制定。然而,约在八年前,一批兼具工程师与音乐爱好者双重身份的会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将紧固件本身,或其蕴含的力学原理与节奏感,转化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于是,音乐紧固件委员会应运而生。它的核心使命是探索“工业美学”与“声音艺术”的交叉地带,通过创作和演奏,展现金属工业的别样韵律之美。委员会的重点事件,便是每年秋季举办的“金属之声”系列音乐会,以及每两年一度的“国际工业乐器创新大赛”。

2025年10月5日上海中国紧固件协会音乐紧固件委员会音乐最新动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灵魂人物:在螺帽与琴弦间游走的梦想家

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都离不开其核心人物的推动,音乐紧固件委员会更是如此。委员会的现任主席,是享誉国内外的跨界音乐家兼机械工程师——**陈国栋**先生。陈国栋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后于柏林艺术大学深造音乐作曲。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发明的“共振序列打击乐团”。该乐团不使用任何传统乐器,取而代之的是经过特殊设计和调音的金属梁、弹簧阵列、特制螺丝与共鸣板。陈国栋能够通过精确计算不同材质、形状和紧固程度的金属件在受力时的振动频率,将它们组合成一套可以演奏完整旋律与复杂节奏的“乐器”。在“2025金属之声”音乐会上,他亲自指挥乐团演出了其新作《螺纹上的赋格》,乐曲中段那一段由不同规格螺丝刀敲击特制螺帽产生的“叮咚”声,清脆而富有颗粒感,仿佛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微观的、充满秩序与美感的金属世界

另一位不得不提的协会重要人物是副会长兼首席演奏家**林薇**。这位年轻的音乐家本是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的高材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委员会的“弦钮式弹拨装置”后,便深深沉迷其中。她将琵琶的演奏技巧与传统弹拨乐器的韵味,融入到对工业元件的演奏中。她主导改良的“多频共振板”,结合了古筝的弦位设计与现代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能够模拟出从深沉到尖锐的广阔音域。在本次音乐会上,她独奏的《钢之柔板》令人动容,那由金属薄片振动发出的悠长旋律,既有工业时代的冷峻,又蕴含着东方音乐特有的婉转与深情,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金属音乐”生硬刺耳的刻板印象

最新动态:一场定义未来的声学实验

2025年10月5日的音乐会,无疑是该委员会成立以来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今年的主题“工业协奏曲”强调了对立元素的融合。整场演出分为三个乐章:“力与形”、“序与变”、“刚与柔”。除了陈国栋与林薇的精彩呈现外,音乐会还首次公演了与上海交响乐团数字音乐实验室合作创作的《上海电流》,这是一首将现场工业乐器演奏与AI生成的电子音效实时交互的作品。音乐家们通过传感器,将拧紧螺丝的扭矩、拨动弹簧的幅度等物理参数实时转化为控制电子音乐的信号,创造出一种人力与算法共同编织的、不断演进的声景。这场演出,已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次关于声音来源、音乐定义和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深度探讨

音乐紧固件委员会的实践,初看或许显得另类甚至怪异,但它恰恰回应了这个时代对创新最本质的呼唤——打破壁垒,融合共生。它告诉我们,美感并非艺术馆或音乐厅的专属,它同样蕴藏在车间、实验室和每一个精密的工业零件之中。当螺丝的旋转被赋予节奏,当弹簧的振荡被谱成旋律,我们听到的不仅是声音,更是一个行业、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时代,在严谨求实的工业精神之外,那丰沛而浪漫的灵魂低语。2025年10月5日的上海之夜,因这些金属的歌唱而格外不同,它预示着一种全新的、更具包容性的艺术形态,正在我们身边悄然生长。

关键词:音乐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