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甘肃音乐家协会音乐动态全景
协会介绍与历史回响
甘肃音乐家协会,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艺术组织之一,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甘肃乃至整个西部音乐文化的重任。协会扎根于兰州,却将目光投向全国乃至世界,致力于将《阳关三叠》的苍凉、《丝路花雨》的绚烂与《黄河》的雄浑,通过现代音乐语言进行重新诠释。2025年,协会启动了名为“丝路音轨·东西回响”的五年规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创作、演出与交流项目,构建一条现代音乐丝绸之路。而2025年10月5日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的“陇风·沪韵”交响音乐会,正是这一宏大规划中最为璀璨的篇章。此次音乐会不仅是协会年度巡演的首站,更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文化事件,它试图在上海这座国际都会的语境下,探讨西部音乐元素的当代生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灵魂人物与艺术核心
任何艺术机构的生命力,都离不开其核心人物的驱动。甘肃音乐家协会的灵魂人物,当属主席李墨然先生。李主席不仅是享誉国际的作曲家和指挥家,更是一位深具文化使命感的文化学者。他的代表作交响组曲《敦煌壁画录》,以宏大的音乐叙事再现了莫高窟壁画中的神佛世界与世俗生活,在国际乐坛引起了巨大反响。另一位不得不提的协会中坚是青年琵琶演奏家苏雨桐。她师从多位名家,却勇于打破传统表演的窠臼,将摇滚、电子乐等现代元素融入琵琶演奏中,其创作的《祁连狂想》系列作品,为古老的弹拨乐器注入了青春的躁动与活力。在10月5日的音乐会上,李墨然将亲自执棒,世界首演其最新作品《代码·裕固》,该作品尝试用算法生成部分音乐动机,与裕固族传统民歌进行对话;而苏雨桐则将携其改良的电琵琶,与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河西走廊的星空》,用极具张力的表演,展现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
沪上之夜:音乐动态深度解析
2025年10月5日的上海之夜,甘肃音乐家协会带来的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次全方位的艺术宣言。音乐会的上半场聚焦于“传承与再造”,曲目包括根据陇剧经典唱腔改编的管弦乐《陇原情》,以及运用了甘肃“花儿”民歌素材的室内乐《六月六》。这些作品在保留原有音乐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的和声编配与现代化的配器手法,使其焕发出新的色彩,让上海听众在熟悉的交响乐语境中,捕捉到来自黄土高原的独特韵律。下半场则彻底转向“实验与未来”。李墨然的《代码·裕固》是整场演出的焦点。作品通过计算机程序对裕固族民歌的旋律片段进行解构、重组和延展,再由交响乐团进行现场演绎,营造出一种介于确定性与随机性之间的、空灵而深邃的音响空间,引发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生存方式的深刻思考。而苏雨桐的压轴演出,则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她的电琵琶通过效果器发出如同合成器般的音色,与交响乐团的磅礴气势交织,时而模仿西北风沙的呼啸,时而化作银河倾泻的流光,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赢得了观众长达十分钟的起立喝彩。此次音乐动态清晰地表明,甘肃音乐家协会已不再满足于地域文化守护者的单一角色,而是正积极地将自己塑造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版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充满活力的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