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上海:中国核工业音乐家协会“核谐之声”交响音乐会前瞻

频道:音乐动态 日期: 浏览:26

2025年10月5日上海:中国核工业音乐家协会“核谐之声”交响音乐会前瞻

在2025年金秋十月的艺术版图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即将点亮上海的夜空。10月5日,由中国核工业音乐家协会(简称“核音协”)主办的“核谐之声”年度交响音乐会,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隆重上演。这不仅是一场高水准的艺术演出,更是一次科学与艺术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它预示着严谨的工业精神与浪漫的旋律之美,将在浦江之畔奏响怎样的华彩乐章

跨越领域的艺术使者:核音协的非凡历程

中国核工业音乐家协会,一个听起来就充满力量与反差美的名字。它并非一个普通的行业文艺社团,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核工业庞大的科技体系之中。其成立初衷,是为了丰富数十万核工业从业者及其家属的精神文化生活,用音乐舒缓他们在艰苦攻关中的压力,凝聚这支“国家队”的人心。协会的发展轨迹与中国核工业的腾飞同步,从最初仅在内部单位举办小型文艺汇演,到如今能够独立策划并在国家级舞台上举行大型交响音乐会,其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从“隐秘角落”走向“广阔舞台”的奋斗史诗。近年来,核音协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成功发起了“核光艺彩”全国巡演项目,将核工业人自主研发的尖端舞台光影技术,与经典及原创音乐作品相结合,创造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演出效果,所到之处,无不引发观众对“硬核科技”与“柔软内心”之间关系的深度思考

2025年10月5日上海:中国核工业音乐家协会“核谐之声”交响音乐会前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灵魂的执棒者与歌者:协会的核心音乐家

聚光灯下,总需要灵魂人物来赋予音乐以生命。核音协的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是享誉国内乐坛的**张宏毅**先生。他本身就是一位“核二代”,父母均供职于某重要核燃料研究院。张宏毅自幼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后留学欧洲,学成归国后毅然选择回归核工业体系,致力于用最国际化的音乐语言,讲述最“中国核工业”的故事。他的指挥风格兼具德奥乐派的严谨结构与斯拉夫民族的澎湃激情,尤其擅长驾驭宏大叙事题材的交响乐作品。另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是女高音歌唱家**林婉清**。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却选择将歌声献给这群“铸剑为犁、点亮万家”的科技工作者。林婉清的嗓音清澈而富有穿透力,被誉为“核工业的百灵鸟”。她演唱的原创歌曲《戈壁上的星河》,深情讴歌了第一代核工业人在荒漠中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壮举,每一次演唱都令现场观众动容。正是这些艺术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怀,成为了连接核工业精神与公众情感的桥梁

即将到来的“核谐之声”音乐会,无疑是核音协艺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据悉,音乐会将分为“裂变·能量”、“聚变·光芒”与“永恒·和谐”三个乐章。曲目编排极具巧思,既有《红旗颂》、《我的祖国》这样激荡人心的经典之作,也有核音协委托知名作曲家创作的《核岛叙事诗》、《托卡马克的曙光》等原创交响乐,试图用音符描绘核反应的内在原理与核能带来的光明前景。更令人期待的是,音乐会还将引入全息投影技术,在演奏《核岛叙事诗》时,于舞台上空构建出核电站内部结构的动态三维影像,让观众在聆听磅礴音乐的同时,直观感受现代核工业的精妙与壮美。这场音乐会,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听觉享受,它是一场融合了历史、科技、艺术与未来的多维体验

当理性的科学探索与感性的艺术创作相遇,总能碰撞出最绚烂的火花。2025年10月5日的上海之夜,中国核工业音乐家协会正邀请我们一同入席,聆听由原子与音符共同谱写的时代强音。这不仅是对过去辉煌的礼赞,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畅想。在“核谐之声”的旋律中,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何为真正的“硬核浪漫”。